2013-01-21来源:第一招聘点击量:466
1月13日上午9点,“201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首场招聘会”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。这是新年首场大型应届生招聘会,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。据悉,此次有500家用人单位携7224个岗位到现场募才。现场虽然有不少求职者拖着拉杆箱,准备了大量简历而来,但受制于企业的要求而送不出手。截至昨天下午2:30,招聘会进场人数接近2万人,实收简历31162份,达成初步意向1788人次。
受学科专业制约文科生求职困难
上午9点不到,位于娄山关路88号的上海国际展览中心门口就已有求职者等候入场,大门一开,就如洪水般涌进现场。9点半不到,招聘会现场已挤满了手持简历的求职者。“因为现场的人流较多,请各企业抓紧洽谈的时间”——广播中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“安全提示”,保安也刻意放缓了放行的速度。10:30左右,记者透过玻璃看到,门外等候进场的排队已经沿着娄山关路延伸到了三四百米开外。
人潮涌动,却有不少求职者手拿简历苦于送不出去。“以为大学学了法律专业就能当律师,以为学了新闻就能上电视,现在想想真是可笑”,在昨天招聘会现场,上海大学一名学生和记者交流时感言。“在满眼望去都是航天航空、建筑工程、先进制造业等行业企业的摊位前,我们这些被称为‘万金油’的文科生,想找工作真是难如登天。”
事实上,记者也注意到,虽然此次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既有上海航天局、国核工程有限公司这样的大型国企、央企,也有春秋航空、龙元建设这样的实力派民企,更不乏通用汽车这类的外企,但提供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、计算机、生产营运、建筑工程、贸易物流等领域,对于文科生而言,确实不占优势。
为降低人事成本企业倾向实习生
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现场,记者注意到,有个别企业的摊位前却是冷冷清清。上前仔细一看才发现,并非企业本身不够吸引人,反而是招聘广告上的诸多要求“吓退”了不少求职者。在一家数码创意科技公司的摊位前,工作人员十分淡定告诉记者,一个上午总共就收了5份简历。“我们公司的专业性比较强,很多人一看到招聘广告上这些软件就打退堂鼓了。”
招聘门槛这么高,难道企业就没有用人需求了?面对记者的疑问,这个工作人员坦言:“恰恰相反,随着公司规模的发展,我们需要大量人员加入,但从人事成本的角度考虑,今年却减少了对外招聘人数。更多的,我们是与专业院校合作,招募实习生或是兼职。这无论是从专业对口,还是成本上都是最佳组合。”
官方表态:对今年应届生就业有信心
根据教育部去年11月发布的《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》,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,比2012年增加19万人,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。但昨天,主办方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,上海在应对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方面就有了一套完善的做法,并称,“我们对今年应届生就业有信心!”
据介绍,预计2013年上海共有毕业生17.8万人,与去年基本持平,但其中上海本地生源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。“事实上,从去年开始,上海高校毕业生中外地生源总数首次超过了上海生源。”相关人士坦言,只要上海本地学生对自己能有一个合理、合适的定位,就业并非难事。